文化和旅游部3月12日印发《关于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通知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强调要积极培养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代表。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能力水平,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确定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942人)。其中,上音附中民乐科王臻老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在此,向王臻老师致以热烈祝贺!
王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代表性传承人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乐科教师,副教授;上海市高级“双师型”教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暨崇明派琵琶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臻《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保护传承工作室导师;上海音乐学院“金焱”琵琶组合导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琵琶艺术评委、考官。
王臻自幼在其母亲我国著名琵琶艺术教育家殷荣珠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暨崇明派琵琶代表性传承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音律中成长。五岁起,母亲就以一首“瀛洲古调”的《月儿高》开启了王臻的琵琶艺术人生。
“瀛洲古调”既是她琵琶艺术的根,也是她艺术人生的魂。
她保护、传承“瀛洲古调”派琵琶(暨崇明派琵琶),出版了《(飞花点翠)纪念国乐家沈肇洲(瀛洲古调)出版100周年特辑CD》;发表了《以琵琶曲〈飞花点翠〉浅析“瀛洲古调”》一文,阐述瀛洲古调的作曲手法、曲式结构、音乐风格和演奏特色。
她宣传、推广“瀛洲古调”派琵琶(暨崇明派琵琶),出席“中日传统琵琶学术研讨会”,专题演讲“瀛洲古调琵琶——流派及其风格特点”,诠释瀛洲古调在我国民族音乐琵琶艺术中的奇葩魅力,分享瀛洲古调在世界音乐漩涡中的一丝清流;参加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魅力榜,以一组《瀛洲古调》套曲再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无限魅力。
她发展、创新“瀛洲古调”派琵琶(暨崇明派琵琶),瀛洲古调是我国琵琶艺术的历史遗产,历史的发展促进音乐艺术与时俱进,王臻将意境相似、旋律曲调风格延续的标题小曲组合,在保护瀛洲古调主弦律基础上,借鉴崇明丝竹、山歌、吹打、锣鼓等地方特色,运用现代和声作曲技法,改编成《瀛洲古调》重奏谱,重现《瀛洲古调》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天地融合的和美之音。
一路走来,她自瀛洲古调音乐家庭踏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从上音附中迈进上海音乐学院学习,进行系统性地学习了包括瀛洲古调在内的古今琵琶艺术,大学毕业后又来到上音附中开展琵琶艺术教学事业。学生期间,她深受国内各位名家指点,博采众长、风格全面、刚柔并济,细腻而不失张力,刚毅而不失柔美,尤以演绎各派传统乐曲见长;教学至今,她运用科学的演奏技术,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质,引导学生尽善尽美地演绎琵琶艺术魅力,所教学生屡获国内、国际艺术比赛的个人和集体金、银、铜奖。
供稿:民乐科
编辑:俞文杰,华黎
下一篇:没有了
沪ICP备09021969号建议使用火狐或Chrom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建议分辨率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