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国立音乐学院·国立音专(1927—1937)民乐大师纪念系列音乐会
2015-10-21

点击浏览:图文版

海上雅乐·传习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项目

国立音乐学院·国立音专(1927—1937)民乐大师纪念系列音乐会


时间:201510311945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厅

地址:上海浦东丁香路425



昔曾子感喟:传不习乎 ?今国立音专后人,传习先辈经典不辍,守成之上亦有精进,秋夜申城奏龙翔之音,幸甚至哉。


由国乐大师的传承人-上海音乐学院演奏家们,带来的对先人对传统的纪念,对未来的憧憬。


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介绍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简称上音附中),其前身是由人民音乐家、理论家、教育家贺绿汀教授于1951年创办的音乐少年班。1956年,学校更名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上音附中民乐学科,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特色专业”之一。学科自建立以来本着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的宗旨培养了诸如闵惠芬、王永德、罗晓慈、严洁敏等一大批享誉国际的优秀人才。此次根据上海市教委中职校要求以上音附中的民乐学科为主要核心,建立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其意义在于通过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二胡、琵琶、扬琴、柳琴、中阮、古琴、笛子、古筝、唢呐等乐器,传播中华民族音乐,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推动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

同时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将致力于民族文化音乐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专业特色来服务师生、服务社会,加强与上海各大、中、小学校、少年宫、全国性的业余艺术团体、文化机构及国外一些优秀的中国音乐艺术研究团体合作交流。主办或承办交流演出、公益讲座、夏令营及全国性比赛等,使多元化的形式融合在一起,将民族文化音乐艺术带入社会,形成一定辐射面和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中职学生、民族音乐爱好者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音乐艺术、欣赏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朱英(1889-1954)

平湖派琵琶在近代最重要的传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乐演奏家、琵琶教育家、作曲家。1927年执教中国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上海音乐学院前身),担任琵琶、笛子讲师;1929年国立音乐院改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朱英被聘为琵琶专任教员兼男生宿舍指导员,并担任学校国乐队教练,至1944年。期间培养了丁善德、谭小麟、陈恭则、杨大钧、樊伯炎、陆修棠等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


吴伯超(1903-1949)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民乐演奏家。自中学时代即随刘天华学习二胡、琵琶,后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从俄籍教师嘉祉(VsadsmerA·Cartz)兼修钢琴。1927年被国立音乐院聘为助教,教授钢琴与二胡。1931年获比利时庚款奖金之补助,赴比国皇家音乐院留学,专攻作曲指挥,历时五载,至1935年10月返校任教视唱练耳、指挥法与二胡。期间培养了蒋风之、陈恭则等一批优秀音乐人才。


【本场音乐会演员阵容(以音乐会出场顺序排名)】


霍永刚

胡琴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上海音协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客席教授,硕士生导师。师从与林心铭、项祖英、刘明源教授。 创作有琵琶与乐队《飞天琵琶》,双二胡与乐队《夜莺》、弦乐重奏《茉莉花》、以及《拉丁风情》《苗山映像》、板胡独奏《故乡节日》等等作品。他的演奏兼收南北特长,注重情感倾诉,细腻委婉,创造性地把板胡二胡演奏特点相互结合,形成独到的演奏及教学风格。

刘捷

青年二胡演奏家、指挥家,1985年考入上音附小,师从卢建业教授,1988年考入上音附中,师从王永德教授,1994年以优异的成绩免试升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在校期间,获得第二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专业组优秀演奏奖,并随夏飞云教授学习指挥。1998年毕业,留校担任上音附中二胡专业教师、附中青少年民族管弦乐团指挥至今,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他培养的学生多次在全国民乐大赛中获奖,其所指挥的乐团于2001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获得银奖,2002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获得金奖,为培养民族音乐人才作出贡献。多次获得唐氏奖教金、附中校长奖。他的二胡演奏基本功扎实,音质饱满、音色丰润、技术全面、演奏大气,曾先后出访德国、荷兰、香港等国家地区,进行演出、教学,并于2006年、2013年两度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师生音乐会。


汝艺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考入福州空军文工团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历经南京、北京等各部队文工团。198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吴之珉教授。2007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师从王永德教授。并深受二胡大师闵惠芬青睐,得以悉心传授。

汝艺的演奏技术精湛,音色纯正、风格鲜明,刚柔相济,充满激情。二胡大师闵惠芬称赞他的演奏:“深情感人,大气正义,具丈夫气概”。曾获得福建省二胡比赛第一名;北京全国二胡邀请赛二等奖、规定曲目《闲居吟》最佳演奏奖;首届中央电视台 “山城杯”全国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三等奖等。多次与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上海文广民族乐团、台湾台北市国乐团等合作举办独奏音乐会、录制专辑专题。

多年来在教学,科研和创作上均获得丰硕成果,所教学生在全国金钟奖、文华奖等顶级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全国重要核心期刊和出版社出版发行数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和专著。如:《王建民二胡狂想曲创作与演奏分析-兼谈当代二胡演奏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身传与言教——论闵惠芬二胡教学艺术》,《民族音乐小百科-二胡卷》等。

汝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二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莉莉

著名二胡教育家,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5岁开始随父亲习琴,1978年考入上音附小;1982年考入上音附中;1988年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上海音乐学院。1991年获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同年,上海音乐学院提前授予她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于附中至今。在校期间曾先后师从陈大灿、唐春贵、王乙、林心铭、吴之珉等教授。
2003年11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五届区永熙优秀教育奖”;
2003年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首批骨干教师;
2004年9月获上海音乐学院“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2004年11月获“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奖”;
2005年11月获“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奖”;
2008年8月文化部民族民间发展中心及艺术家协会特授予“艺术贡献奖”;2011年7月获香港国际艺坛颁发的“国际杰出教师奖”。
她的学生曾囊括文化部“金钟奖”、“文华奖”金、银、铜奖。
2005年、2006年、2009年、2013年在上海成功地举办了四场“王莉莉师生二胡独奏音乐会”等。同时她还多次出访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作文化交流活动的演出。
出版各类二胡CD10余张;二胡专著、教材、曲集10余种;并首次在全国出版探索性质的创作曲目80首,出版《少儿二胡集体课初级教程》。
她被誉为:“二胡演奏无所不能的莫扎特、拉弦器乐充满想象力的诗人”。



孙凰

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1至2000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求学,先后师从林心铭和王莉莉教授,2000年由上音附中推荐保送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2004年保送该院硕士研究生,期间均师从刘长福教授。2007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05年曾保留学籍担任一年新加坡华乐团中胡首席。09-10年度被中国刘天华阿炳基金会评为全国第一位“中国民族音乐年度新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个人简历被收入《中国音乐家名录》和《华乐大典》。

自1988年起,在各大比赛中共荣获12个第一名(或一等奖),是二胡界国内外顶级比赛的四连冠获得者。包括: 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二胡中青组第一名;第六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二胡比赛金奖;文化部首届全国青少年民乐比赛二胡青年专业组金奖;第二届“龙音杯”中国民乐(二胡)国际比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等。

先后出访美、日、奥、土、荷等十余国。曾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等著名乐团成功合作大型协奏曲。先后出版8张二胡演奏和教学专辑以及一本专著。曾在境内外近二十个城市成功举办二胡独奏音乐会或二胡专题讲座。2010年,先后参加CCTV新年音乐会和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2015年,参加第32届“上海之春”演出。2010年,成功举办“孙凰师生二胡音乐会”,并由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音乐会实况。曾成功首演《雪山魂塑》(刘文金曲)、《胡歌》(关铭曲)等作品。



汤晓风

上海民族乐团青年琵琶演奏家,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上海市文化新人。六岁开始学习琵琶,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附中、上海音乐学院,师从殷荣珠、张铁、王臻、李景侠教授。2009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公费研究生,师从张强教授。

参加多个世界性音乐节,荷兰新音乐节,法国圣丹尼斯音乐节,北京国际现代音乐节,上海之春音乐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合作的乐团有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北京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等。

2011年10月在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中获得银奖,这也是上海琵琶选手在同类比赛中获得的最高奖。



杨宝元

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1953年北京生人。自幼从家父 琵琶平湖派传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琵琶演奏家杨大钧学习琵琶。

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1981年转入中国音乐学院,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5岁起从师刘德海教授。大学就读期间又先后师从陈泽民教授,林石城教授,杨大钧教授。

1985年东渡日本留学,1992年完成日本国立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硕士课程,获音乐硕士学位。

1987年JVC出版的《世界民族音乐大系》中国编中收录了杨宝元的《十面埋伏》。同年参加坂本龙一作曲的电影《末代皇帝》的编曲及音乐制作,并担任琵琶演奏,其音乐获奥斯卡金像奖音乐奖。

1996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出版《杨宝元中国琵琶的世界》CD专辑


张亮

上海戏剧学院琵琶专业讲师,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协会理事,上海古琴研究会副秘书长。

自幼随父亲张季春学习琵琶演奏。1995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张铁副教授。2001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本科,师从李景侠教授。2008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多次与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等团合作,成功演绎过多部琵琶经典作品。2011年,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琵琶比赛优秀奖。



王 臻

中国音乐家协会全国琵琶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理事,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琵琶专业讲师,国家级琵琶艺术考官、评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崇明派·瀛洲古调”上海市传人。自幼师从其母上海音乐学院著名琵琶教育家殷荣珠教授学习琵琶演奏艺术,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及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又随国内各位名家深造。其演奏风格全面、博采众长、刚柔并兼,细腻而不失张力,刚毅而不失柔美,尤以演绎各派传统乐曲见长。

所教授的学生屡获国内、国际大奖。其中有,2002年“文华杯”全国琵琶比赛铜奖;2003年“上海之春”琵琶齐重奏组银奖;2004年“天华杯”全国琵琶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和特别演奏奖;2009年国际第一届中国器乐赛少年组银奖;2011年第一届“敦煌杯”少年组铜奖、优秀奖;2012年第一届辽源国际器乐大赛儿童组金奖;2013年中日韩国际琵琶比赛少儿组金奖;2015年第二届辽源国际器乐大赛少年组铜奖;2015年“音中杯”上海市首届琵琶传统曲目演奏大赛少年组银奖;2015年“青乐杯”第二届香港国际青少年琵琶大赛少年组银奖等30多个奖项。由其教授过的学生,如汤晓风,谢煜丹,刘晓岑,郑梦婷,吴爽,顾圣婴等人多次在全国音乐金钟奖、台北器乐大赛、文华杯器乐大赛中崭露头角,已成为新一代青少年演奏者中的佼佼者。

其本人先后荣获唐氏奖教金、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奖、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基金奖一等奖及“上海之春”银奖,多次获得全国琵琶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并且多次担任全国琵琶大赛评委,如楚汉杯、敦煌杯、金芦笙杯等。



上海音乐学院百合沁香组合

“上海音乐学院百合沁香民族弦乐室内乐团”是当今活跃在音乐界的新生代民族器乐演奏组合,其成员出自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本科及其附属中学的在读学生)。导师王莉莉副教授,命名乐团为“百合沁香”,寄托了对学生们的期盼,希望他们的演奏能如百合一样清雅,沁入心扉。

“百合沁香”组合2013年10月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参演“王莉莉师生音乐会”,受到观众的喜爱,并录制及出版了“王莉莉师生音乐会”专辑。

“百合沁香”组合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同时又大胆创新、洋为中用,形成了融贯中西风格多元的鲜明特色。成员具有丰富的演奏经验,曾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仪式、接待国内外领导人、以及代表上海音乐学院赴澳大利亚访问交流演出等。也曾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二胡大赛。如:“金钟奖”“文华奖”“中外交流大赛”“国际民族器乐大赛”中均取得过优秀成绩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2014年8月荣获中外民乐交流大会*二胡比赛(首尔)国际决赛器乐组合(上海音乐学院“百合沁香”组合)一等奖。是一支充满朝气活力的民族弦乐室内乐团。


上海戏剧学院弹拨组合

上海戏剧学院弹拨组合,创建于2013年,成员大部分为上戏琵琶专业学生,导师张亮。

“上戏弹拨组合”的组建,是希望通过组合的形式让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音乐和类型,在排演中丰富学生重奏和合奏的经历,建立团队协作意识,借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上戏弹拨组合”自组成以来,多次参加“上戏有戏”、“艺术创想周”等演出活动,还积极参加各高校、中科院社科院的巡演,深受好评。
虽然组合成立的时间短,成员们皆为在校学生,尚有许多不足。但他们有无限的热情与拼搏精神,他们坚信: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好。


上音附中琵琶齐奏组合简介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琵琶齐奏组合由著名已故琵琶教育家殷荣珠教授创立于1960年。目前琵琶齐奏组合由8位琵琶专业学生和4位打击乐专业学生组成,导师王臻。

演出作品涵盖传统创新部分和委约创作部分, 演出效果力求技术精准、音色独特、层次丰富、风格全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曲目的创新、成员的更换,上音附中琵琶齐奏组合在不断地注入各种不同的音乐元素,着力于表现各个时期琵琶音乐不同的风格、主题、技术与形式,使之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特别介绍】

音乐会主持人、“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走出的民乐大师(1927-1937)”课题负责人肖阳

 

肖阳

上海市教委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民族音乐传承教育基地项目“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走出的民乐大师(1927-1937)”课题负责人

上海音乐学院校史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现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洛秦教授攻读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博士学位,主要涉及上海音乐学院校史及上海音乐史研究。

作为课题负责人,曾获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上海音乐学院初创15年校史研究(1927-1942)”、上海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歌剧《银山下》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一般项目“华人作曲家手稿数字化典藏与音乐文本分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海峡两岸音乐创作研究”等项目研究;作为编辑成员,参与编辑《中国新音乐年鉴》、《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图鉴》(1927-1941)、《新四军音乐文化图谱》等出版物,并在多份学术刊物上发表音乐学术论文数篇。




【本场节目单】

1:二胡重奏

烛影摇红 刘天华曲

演奏:上海音乐学院百合沁香组合


2: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病中吟

演奏:霍永刚


3: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悲歌

演奏:刘捷


4: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闲居吟

演奏:汝艺(铱)


5:二胡独奏 刘天华曲

空山鸟语

演奏:王莉莉


6:二胡独奏

秋感 吴伯超曲

演奏:孙凰(特邀) 钢琴伴奏:李渊清


7:琵琶独奏

平少落雁 杨大钧 传谱

演奏:汤晓风(特邀)

&, amp;, lt;, /SPAN>

8:琵琶独奏

大阳春古曲 杨大钧演奏谱

演奏:杨宝元


9:琵琶齐奏:

长恨曲 朱英曲

演奏:上海戏剧学院琵琶齐奏组 领奏:张亮(特邀)


10:琵琶齐奏:

霸王卸甲—郁轮袍 朱荇菁传谱 王臻 杨振东编曲

演奏:上音附中琵琶齐奏组 领奏:王臻


11:琵琶齐奏:

中国琵琶民间乐器联奏 林迪编曲

演奏:上音附中琵琶齐奏组 领奏:王臻


票价: 300/240/150/80

东方艺术中心订票热线(Hotline)021-68541234

- 海上雅乐品牌 -

于2008年,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创立,扬琴古琴演奏家王珑担任艺术总监。品牌一直以继承传统创造传统为宗旨,成功策划制作“海上雅乐”演出一百多场,创下了海内外民乐团体顶级演出场馆一项纪录。

版权所有 ©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xunruicms_img_title}    沪ICP备09021969号建议使用火狐或Chrom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建议分辨率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