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公告
上音附中建校69周年系列活动
2020-12-09

为世界青少年音乐教育提供中国范例

——记上音附中建校69周年系列活动

恰逢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建校69周年,上音附中举办了建校69周年音乐会、教学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展示教学成果、总结教学成绩,邀请知名校友、各领域专家为附中教育发展规划出谋献策。

一、优化大中小一条龙的艺术教育体系

在上音附中专业综合指导座谈会上,丁缨校长介绍了学校“十四五”规划初步设想,例如: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音乐类专科学校,为世界青少年音乐教育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范例;形成高质量人才培养框架;优化与高质量音乐精英人才相匹配的师资队伍。

未来将建立青少年音乐教育传承基地,成为服务和繁荣青少年音乐文化教育事业的核心基地,服务上海音乐文化;构建长三角、中西部音乐职业教育框架,创建亚洲音乐职业教育联盟。


“上音附中多年来培养了一批有自己价值观的艺术家,向全世界各地方输送人才。我们对附中感情很深,希望附中变成世界级的ip。”附中校友、全国交响乐团联盟主席、上海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著名指挥家余隆认为,在附中9-18岁正好跨越童年、少年期、青春期,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阶段,而从附中毕业则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因而附中老师们积极引导他们向上,往自己更喜欢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即便附中毕业后不从事音乐专业,跨界进入流行音乐等,也很好。

附中应与上海音乐学院更有效沟通和建立一整套艺术教学体系,为学生们提供引导和服务,比如,社会的经纪公司体系不完整,那上音附中的考评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可以向大学推荐优秀毕业生,成为大学的人才孵化基地;大学研究可以为附中提供什么样的师资?如何维护附中教学成果。


上海音乐学院前常务副院长、作曲家理论家徐孟东认为,鉴于现有体制,上音附中既要自成体系、有相对独立性,又要服务好“大中小一条龙”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国外学校业余的附中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拓展的一个方向。


上海报业集团副总经理、澎湃新闻网董事长 、附中发展咨询顾问程峰表示,传媒界要和上音附中一起打造上海文化品牌项目,同时为上音附中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机会,上音附中专家、老师也为媒体提供建设性意见。

会上,附中专业艺术顾问周彬佑先生、李继武教授、杨韵琳教授、丁小雷教授等纷纷表示,现在的教学对师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大中小一条龙的音乐教育体系,持续提高师资水平,同时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提升教师艺术实践与教学能力。

二、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创新              

通过举办汝洁教授教学笔记出版发行座谈会,学校邀请了当年附中基础乐科的老教师们讲述汝洁先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鼓励青年教师发扬基础乐科的优秀传统、革新理念。

上音附中前身——贺绿汀1951年创办的少年班的部分校友汇聚一堂,这些已在国内外音乐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的老教育家,如江明惇、俞丽拿、丁芷诺、石林、沈西蒂、张眉等等,深情回忆、讲述少年班创办的历史背景、创办初衷、学生组成及其发展等建校的真实历史。围绕贺绿汀提出“大中小一条龙”音乐教育思想的完整和发展,回顾了学校不忘初心的历史,为如何更好传承和弘扬上音附中的精神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建议。

举办周彬佑先生从教60周年座谈会暨弦乐科教学研讨会,弦乐科教师们充分探讨了周彬佑先生对工作执着、坚持与热爱。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为中国音乐事业做出杰出贡献,为学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模范榜样。弦乐科老一辈教师们的优秀教学传统仍然在不断地影响着、鼓舞着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这条路砥砺前行。

三、5G+VR打造不同凡响的音乐会

在建校69周年音乐会上,上音附中优秀学生呈现了多首中外经典曲目,如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选曲)、谢洛斯基的长号小奏鸣曲、萨拉萨蒂的《卡门幻想曲》、胡登跳《映山红》等,展示钢琴、弦乐、管乐、民乐、室内乐、打击乐等各专业近年来的教学成果。

上音附中校长丁缨致辞

本次音乐会上音附中与华为、联通合作,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举行,通过现场架设VR全景360°的摄像机进行全程拍摄收录和现场直播,再基于5G网络同步将视频流推送至联通沃视频端。观众可多视角、自由放大缩小场景,使音乐会观众享受身临其境般的音乐会,观摩体验提升新的高度。


版权所有 ©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xunruicms_img_title}    沪ICP备09021969号建议使用火狐或Chrom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建议分辨率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