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晚,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管乐艺术实践活动在宁波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实践基地取得了圆满成功,活动在宁波音乐界及管乐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场反应热烈,大家与来自上音附中的老师们与同学们踊跃互动,针对乐器历史、构造、音色特点特征以及乐器在乐队中的运用等多个环节提问积极,艺术氛围浓厚,整个活动对宁波音及管乐学习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活动上,吴宏毅老师针对小号的历史、种类以及音色的特点特征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并对钱星儒同学演奏的作品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处理,而且积极就台下观众的提问与之紧密互动,效果良好。
宋志宏老师针对演奏者如何处理情感与技术,在音乐的表达上更加默契地配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作了生动而又深刻的讲解与展示。演奏者刘畅恰逢宁波籍学生,宋老师一句“怀着对家乡的思念去演奏”,“让情感与技术共振”,将上述思想完美地向台下观众传递无遗。
程喆老师对双簧管这门乐器的构造特点,音色特征,在独奏及乐队领域如何差异化的去运用等多个维度作了详尽介绍与阐述。针对吕兆琪同学演奏的作品,程喆老师特别强调对乐句细腻的力度处理和气息把握,着实让在场所有听众印象深刻。最后,更是亲自演绎了《天鹅湖》等众多经典名段,使整个讲座更加生动、易懂。
李大力老师的讲解教学,作为整个上音附中管乐艺术实践活动的压轴戏码,更是精彩至极,特别是除了对乐曲整个结构的把控上,以及细分后的各个段落中间相互差异的情绪、速度、力度和演奏法的高度要求之外,强调业余界的孩子们如何扎实有序、稳扎稳打的推进自身对长号的学习上耐心的讲解,令在场观众反响热烈,提问、请教着不断踊跃,整个活动也随之掀起了高潮。
活动最后,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管乐学科主任李大力老师为本次活动致词,表示了对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实践基地这个平台的希冀,并通过此平台与宁波管乐界进行更多交流活动的期望,以及对到场的管乐爱好者的感谢。
(附中 管乐科)
沪ICP备09021969号建议使用火狐或Chrom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建议分辨率144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