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明创建19-20文明校园创建教育改革教学科研
于红梅教授讲座回顾
2015-05-18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训中心能级提升方案项目——国内最具权威的民族师资培训交流,特别邀请于红梅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于2015年5月13日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进行讲座《二胡的演奏艺术》以及大师班的授课。

于红梅教授就讲座内容《二胡的演奏艺术》与其亲身经历相结合,通过三个小时的讲授,为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讲解。现场气氛活跃,很多附中附小、本科、研究生以及社会爱好者纷纷前来聆听。除此之外,讲课生动有趣、内容丰富、风趣独到的见解让我们感同身受。

于老师给我们讲述她亲身经历的一段:在教堂的圣光下录制她的专辑《迷胡》,使她感受到天人合一的氛围。这张《迷胡》荣获在美国举办的Indie Awards“世界独立唱片大奖”之“最佳世界民族音乐奖”。这是自此世界瞩目的音乐大奖设立三十多年以来第一位华人音乐家获此殊荣。于老师以她真实的自我呈现让我们开展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何在音乐里做到找寻真我,并陶醉于其中。



在这样面对面的轻松对话方式下,同学们和老师们也发出不断的感叹。正如于老师所讲:传统是前人留下的经典,但无限的是想象力。我们在临摹前辈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与突破。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换而言之,在演奏处理上,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对乐曲独到的见解。但无论做怎样的处理,一定要有音乐感染力、生命力,这样才能使听众与演奏者之间产生呼吸的碰撞。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演奏状态,在台上找寻真正的人琴契合。

在讲座后,于红梅老师继而开展了大师课,认真严谨的教学风格对我们是一次非常宝贵的观摩。其结合口述指导和亲身示范,每个方面点对点——面面俱到,中间时而穿插自身经历使画面感增强,让同学们能快速的掌握感觉。






在课上她认真聆听了每位同学的演奏,并鼓励同学们说道:“在台上的每一遍演奏都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这是关键的一点。瑕不掩瑜,要对自己的演奏有自信心,通过琴声,将听众感染。

与此同时,于红梅教授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刘英、科主任张铁、副科主任应皓同、以及民乐系全科领导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

版权所有 ©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xunruicms_img_title}    沪ICP备09021969号建议使用火狐或Chrome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建议分辨率1440×900